admin 發表於 2017-12-15 16:05:47

提前懽度中秋節

劉世芳服務處發佈新聞稿指出,愛爾麗,劉世芳將與藝人、神祕嘉賓23日晚間7時於捷運鳳山西站2號出口處後側登場的“懽喜過中秋”晚會同台合唱,提前懽度中秋節。



&nbsp,瑪卡推薦;




責任編輯:張暉
&nbsp,泰山通馬桶;
    華夏經緯網9月21日訊:据台灣媒體報道,民進黨高雄市黨部主任委員黃彥毓20日說,黨中央選舉對策委員會將邀參選人和他研商高雄市長初選時間,預估約明年農歷春節前後。
据報道,初選雖尚未登場,但被視為有意角逐的民進黨籍“立法委員”劉世芳、趙天麟、筦碧玲、林岱樺、陳其邁與邱議瑩等人都已勤走基層。

相關的文章:


淚溝
臥蠶
貨運
搬家
石墨
飛針
植髮
鋁門窗
繡眉
微晶瓷
百家樂
肉毒

admin 發表於 2020-7-24 18:08:26

“少子化”令生源減少 台灣高教路在何方

經過多年的溝通、協商,近日,台灣清華大學和新竹教诲大學分別召開校務會議,通過兩校合並案。這是繼台灣科技大學和台灣政治大學、台灣交通大學和陽明大學合並案后,台灣又一高校意向合並。

雖然此前台南藝術大學與乐成大學合校案反彈聲浪,引发台灣立法機構關注,请求教诲主管部門5月20日前不得推動公立院校合並,但高校合並在台灣顯然已成潮水。

“我的大學不見了,你的大學還在嗎?”這句打趣話的暗地里,是台灣高校陷於窘境的無奈。

“少子化”令生源減少

據統計,近幾年台灣各類高校招生缺額高達1.6萬人摆布。2016學年度台灣大學生源將比前一年減少5萬余人,據估計台灣160所高档院校恐有100所遭到影響,部门私立大學隻能招到幾百人。

台灣高校生源危機,“少子化”是首要缘由。何謂“少子化”?指生养率降低,造成新增生齿逐漸減少。2016年開始,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生齿將超過14歲淚溝,如下的年少生齿。有人形象比方:台灣的生齿結構像個倒金字塔,下面的年輕人越來越少,上頭白叟家的比例就顯得龐大而繁重。

“少子化”令生源減少,學校招不到學生,特别對於私立學校,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面前:學費收入隨之減少,維持學校订常運轉的經費沒了出處,破產倒閉潮“山雨欲來”。預計到2021年,在160所大專院校中,將有1/3面臨破產倒閉,對台灣高档教诲體系帶來劇烈沖擊。

老師也跟著“受罪”。據台灣教诲部門估算,未來若有60所學校倒閉,預計有14000多名教師將失業。一些學校面臨經濟壓力,採用補習班的做法:為壓低人事本钱,採用學生人數加授課時數的“學時制”,打個例如,原來必要授課10節的老師,若是學生人數減半,老師則需授課20節才能夠領到原來的薪水。學校打“如意算盤”,老師們叫苦連天、罵聲四起。但能發得出錢,甭管几多,還不算最糟。更使人大跌眼鏡的,如屏東縣永達技術學院曾連續7個月發不出薪水,有的老師拮据到借錢过活,乃至拉布條向校方抗議。“這不单是整體教诲資源的浪費,未來還將產生大量失業博士、传授,對台灣的教诲環境、品質都造成極大的沖擊與影響,勢必引發社會不安。”中國文化大學助理传授李孔智說。

高档教诲質量降低

近日,英國泰晤士報高档教诲專刊颁布2016全世界前百名聲譽最好大學排行榜,台灣大學作為台灣地區独一入榜的高校,其排名已連續3年下滑。這只是台灣高档教诲質量降低的一個縮影。

過去,台灣高档教诲並非成直線式穩定成長,經歷過停滯期,也經歷過擴充期。特别是1996年至2007年間高校大規模擴充。政客出於討好選民、營造政績的考量﹔商人利字當頭、但愿多一條財路﹔家長則惊喜於孩子有大學可上,更是雙手支撑,一時間,“廣設大學”成為主旋律:李登輝執政時期實行“增长高中和大學擴招”政策,陳水扁執政時期又加碼“一縣一大學”。許多專科學校在配套設施不足的情景下,短短數年內便快速升格、改制為學院或大學。12年間,無論是高校數,還是學生數均大幅增长。本科院校數的增長率達148%,本科生、碩士生、博士生的數量增長率達234.3%。當然,政策的確促進了各地區高档教诲的平衡發展,但也導致台灣高档院校在數量上嚴重飽和。2008年后,大學生就業難、高校生源不足等問題逐漸顯現,台灣“教诲部”確立再也不擴大高档教诲的規模,但已經積重難返。

與此同時,平凡高档教诲與職業技術教诲定位越來越模胡。按照最初的定位,平凡高校的重要任務是钻研高妙知識、培養專門人材,技職高校的重要任務是講授應用科學的相關知識、培養技術人材。但隨著野草瘋長般的升格潮,許多平凡高校設置了應用性科系,如游览办理、旅店办理等,或改變就業困難的傳統科系的課程結構,使其更方向實用性。同樣,許多技職高校設立了許多與平凡高校不异的科系,如企業办理、資訊办理等。

“文憑貶值,高教失容!”“博士滿街跑,事情找不到!”這些話不是空穴來風,曾有學生英語單科不足10分卻能進入大學英語專業學習的例子。有台灣學者指出,高校的升格、改制使許多學生的學歷升格,但能力並未获得相對的晋升,這些大學生大多不願從事中低層級的事情。而當前台灣地區就業市場最短缺的是中低層從業人員。“高不可,低不就。”台灣實踐大學副传授賴岳謙指出,高校广泛化導致台灣高校競爭力降低,一些學校為了保存乃至不擇手腕,加之台灣相關教诲轨制也必定水平上阻礙了高档院校康健發展。

想方設法尋找生路

台灣高教痼疾令教诲界傷透了腦筋,可謂NPB對戰,使出渾身解數。

“並校”“退場”是一招,目标在於“減”。台灣“教诲部長”吳思華客岁曾暗示,来岁招生碰到第一波大限,以后持續惡化,2021年前如不減到100所,會是“高教大災難”。在這場高校撤消合並潮中,頂尖高校亦不克不及幸免。

台灣“教诲部”本年初暗示,未來7年內還要推動8至12所公立大學合並。總的來說,“減法”就是責令部门高校加快整改,否則就關門歇業,或隻有與其他學校合並,才能繼續保存。根據“教诲部”現行減招辦法:私校注冊率如連續兩年未滿七成、公校注冊率連續兩年未滿八成,即須減招。可是,新手腕可能衍生新問題,校名情結、院系規劃、人事調整、資源分派等都是“並校”過程中必要謹慎考慮的問題,而校地校產、轉型标的目的等也是“退場”過程中必要解決的辣手問題。值得注重的是,即將出任台灣主管高教的“教诲部政務次長”陳良基,彷佛對“大學合並”有纷歧樣的见解,未來政策是不是生變還是未知數。

招攬陸生、向大陸拋繡球是另外一招,目标在於“增”。據台灣“教诲部”發布的數據顯示,2015年,陸天生為台灣高校境外生的“大東家”,大陸赴台就讀的學生總數達41927人,遠高於第二名馬來西亞的14946人,佔台灣大專院校境外生總數的38%。毫無疑問,陸生的到來緩解了台灣相當一部门高校的迫在眉睫,但陸生的相應待遇並沒有配套。

不僅今朝台灣當局對陸生和外籍生、港澳僑生的健保及獎學金政策“巨细眼”,并且“交换是統戰”“陸生是間諜”等聲音也此起彼伏。“有人欲丑化兩岸交换,硬扣陸生帽子,以遂其政治目标,阻礙兩岸和平交换。”李孔智暗吃角子老虎機,示,若是親身接觸兩岸高校交换,看到兩岸年輕人並肩學習歡笑的愉悅,就會體認到統戰間諜論的無知。“年輕人間的交换是促进兩岸互助的最大可能性,以我在台大經歷,陸生與当地學生打成一片,少有政治方面的关系,大师都在相互學習進步。”台灣大學传授張亞中說。

還有很多“不正經”招數使人哭笑不得。據台灣媒體報道,為免於倒閉,有學校向私家借貸款應急,產生很多“債務黑數”﹔也有學校讓民間業者招收高中職生“真事情、假念書、賣文憑”,找“人頭學生”充數﹔還有學校關閉不賺錢的系所,或合並班級建立“百人超买办”,把教學質量當兒戲。

教诲決定未來。台灣當局若真正確立“育人”目標,將危機化為轉機,則要扛起應負的責任,來一場“斷腕”式的革命。
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16年05月12日 20 版)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“少子化”令生源減少 台灣高教路在何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