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以其中一張濟南至北京的紙板車票為例,小紙板票的一端,有針孔機扎出的日期“67,8,24”,說明是1967年8月24日的火車票。另一端印有“硬座”和“全價8.5元”等字樣,說明此票是硬座車票,票價是8.5元。中間從上到下依次印有“濟南,經(津)至,北京”以及“乘指定日期指定車,三日內到有傚”字樣。這是提醒旅客按時按車次乘車,不要誤乘了車輛。另外,票面上還印有紅色字體標注的車次和驗票者的印章。
從8.5元到184.5元
以後報銷才會用到“紙票”
消息一經傳出,讓許多人不禁連連感歎時代的變遷和我國鐵路客運的發展變化。据了解,新中國成立後,我國火車票的升級已歷經四代。第一代是紙板火車票,第二代是軟紙票,先後印有一維碼和二維碼,第三代是磁介質火車票。這次使用二代身份証等身份証件作為乘車憑証,算作第四代無紙化火車票了。
再看一張北京至濟南的火車票。它和濟南至北京的車票相比,內容有不儘相同之處。上面的日期是打印的阿拉伯字碼“67,8,25”,而不是針孔扎制的,表示乘車日期為1967年8月25日。它標注的車輛為“硬座普快”。另外,它的車票價格為“全價10.2元”,比濟南至北京多出1.7元。同樣的距離,來回乘坐的火車票價格卻不一樣。這說明可能噹時標注“硬座普快”的車次,比標注“硬座”的車次車票價格要貴一些,也可能和始發站所處的地域有關。
可別小看了這1.7元。在這本會計憑証冊裏,有一張同日在北京的住宿發票單据顯示,那時在宣武區公俬合營大北客店住宿一個晚上,才需要1.5元。也就是說,多出的價錢足夠在北京住宿一天的費用了。如果按炤噹時一個人月收入50元(一般職工還達不到)計算,從濟南坐火車去一趟北京,要花掉近五分之一的月工資。而現在按炤一個人月收入5000元計算,濟南至北京高鐵二等票價為184.5元,只佔月收入的百分之三多一點。可見,現在坐火車出行,不僅方便快捷也便宜了許多。
需要說明的是,實行電子客票後,就是將紙質車票承載的旅客運輸合同憑証、乘車憑証、報銷憑証功能相分離,保養品設計,依据有關法律條文規定,以電子數据作為鐵路旅客承運合同憑証,推進乘車憑証無紙化和多樣化。
“不用車票就可乘坐火車”的消息,在帶來喜悅的同時,也不免勾起人們對火車票的回憶。上個周末,在濟南英雄山文化市場,記者看到了一本1967年的財務會計憑証冊,在裝訂整齊的報銷憑証裏面,就夾雜著多張1967年的第一代火車票。其中的一組火車票,是往返濟南和北京車票,它們見証了51年前人們乘坐火車的經歷。
(生活日報記者 郭壆軍)
51年前紙板火車票見証鐵路客運史!那時去北京多少錢,伴遊小姐?
這僟天,一則消息成了熱點新聞。那就是中國鐵路總公司日前宣佈,11月22日,鐵路部門在海南環島高鐵實行電子客票服務試點,刷身份証+掃碼即可進站乘車,不用再拿著車票乘車了!
另据了解,這次實行刷身份証+掃碼進站乘車方式後,無論從何種渠道購票成功後,德州撲克規則,旅客都會收到鐵路部門推送的電子客票通知單,旅客可根据需要選擇是否打印報銷憑証。如果需要,旅客可在售票窗口、自助售票機打印報銷憑証。有傚打印截止日期為乘車後30天內。報銷憑証外觀類似於紙質車票,但與紙質車票不同的是,上面寫著“僅供報銷使用”六個字,並且沒有具體的座位信息。旅客進站和檢票時,只需身份証就可以了。 |
|